夏令营特训彭教官 夏令营教官线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令营特训彭教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夏令营特训彭教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湖南永州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重发一下:
“永州之野产异蛇”,柳宗元《捕蛇者说》使永州的名气大涨。的确,湖南永州自古就名人辈出,比如三国时代的东吴大将黄盖、北宋理学大师周敦颐等,进入近代,永州更是出了不少史书留名的人物,下面列举几个名气大的:
唐生智(1890-1970),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北伐时任第四方面军总指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1937年指挥南京保卫战失利。1949年参与湖南起义。建国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等。
李达(1890-1966),中共一大代表,哲学家。翻译过很多马列主义著作,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建国后先后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校长。
蒋先云(1902-1927),黄埔一期生,黄埔三杰之一,参加了东征和北伐,1927年5月在作战中牺牲,被追认为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
江华(1907-1999),曾任中央委员、中顾委常委、最高人民法院院长。1980年被全国人大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 庭长。
永州的名人很多首先让我介绍一下最早的第一是在永州市宁远县柏家坪镇舂陵故城中心地刘买汉光祖三代在这里生活八十多年,刘买侯王的五代孙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唐代湖广第一状元李郃,南宋状元雷永发,舂陵道州周敦颐,零陵草圣怀素、老将黄盖。东安将军唐生智,永州市名人还有李达、江华、陶铸等等举不胜举!革命烈士蒋先云等等!舂陵故城秋瑾式的巾帼英雄中国共产党优秀女儿柏忍!
永州是文化名城,自公元前124年建城迄今已有2100年的历史,这里涌现过黄盖、周敦颐、怀素等一大批名人,下面主要介绍两位开国将军。
周玉成中将
周玉成自幼家贫,10岁就到县城药铺当学徒,16岁从军,22岁加入国民革命军随军北伐。1928年追随彭老总参加平江起义,加入了红军。
1930年红三军团成立时,周玉成担任红八军四师一团团长,同年8月调任4师军需处处长,此后一直奋斗在我军后勤战线上。
抗战爆发后,周玉成担任八路军前方总部供给部部长,在周总理的领导下,为我军筹集了无数的军需物资。
在抗日最艰难阶段,在周玉成的组织下,八路军总部开办了被服厂、鞋厂、油厂等一系列的军需企业。
1940年,周玉成在八路军总部的支持下,创办了供给学校并亲任校长,5年时间先后为我军输送了近千名后勤人才。
解放战争时期,周玉成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后勤部部长、中央军委后勤部驻南线司令部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后勤部财务部部长等职,因工作表现出色,受到了刘伯承元帅的高度赞扬。
抗美援朝时期,彭老总亲自点将,让老部下周玉成负责前线的后勤工作。在周玉成的领导下,志愿军后勤部建立了一条“打不烂、炸不垮的钢铁运输线",为抗美援朝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金轩中将
永州是国家历史名城,2100多年的建制史,柳宗元曾被贬至永州,《永州八记》使很多人知道了这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涌现出黄盖、怀素、周敦颐等大批名人,还走出了国家领导人和开国将军,新的永州名人还在陆续出现。
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书记,漳州特委书记,福州中心市委书记,湖北担任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长等职。为建立闽南工农红军游击总队,壮大闽东地区的人民武装力量,创建鄂中游击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等职,是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
1920年8月,与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成立了上海“共产党”,即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为总书记。从1921年2月到中共“一大”召开,代理着“总书记”的职务,负责“一大”的发起与组织工作。1921年7月23日,参加中共“一大”,当选为宣传主任,主编《新时代》杂志;中共“二大”在选举中央执行委员时落选;1923年秋,脱离中共后,任湖南大学教授,此后在武昌、上海、北京、湖南、广西等地的大学讲授唯物主义哲学。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等职。
著有《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经济学大纲》、《社会学大纲》、《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主编《唯物辩证法大纲》等。
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5军1师政委、红6师政委、主力师5师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苏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安东省委书记、安东军区政治委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第一书记、浙江省政协主席、浙江省军区政委,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职,是党务工作和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
中国的阅兵式很壮观,有人知道解放军走正步是从哪里学的吗?
解放军的队列动作是根据中国人自己的身体条件自己总结出来的。其中刘伯承元帅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开国大典中的队列动作就是各种样子都有。
中国军队的队列动作一开始并不统一,象中国近代军队的始祖袁世凯的北洋军,北洋军的队列动作是学德国的,但是当时各地都在编练新军,请的外籍人员也不是一个国家的,所以队列动作也不是很统一,这种情况到了建国前后还是这种情况,在开国大典的纪录片中,参加阅兵的解放军的队列动作就是不一样,象海军的步伐就是英国的步伐,而一般的步兵部队就是类似于日军的队列动作。
刘伯承元帅是对于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着力非常大,具体到队列动作上,朱老总、聂帅、彭老总都是高度重视,在制定解放军的第一代三大条令时,几个老帅都是高度关注。
队列动作是在队列条令中具体规定的。
在五十年代开始的“正规化建设”中,队列动作也是作为正规化建设的一项内容,也在当时的政策制定者的考虑范围之内。其中,刘伯承元帅根据中国人的身体特点以及参考了其他国家队列动作,设计出来现在中国的这种队列动作,并且在1951年第一代的《队列条令》中规定下来。
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步主要是徒手、辟枪刺、挎枪,而徒手踢正步难度最大。吸收了德式和苏式的优点,但又区别于任何国家的军队正步,踢出了中国特色的军人正步。要求横看竖看斜看摆臂踢腿枪刺摆头等都是一条线。一个军人和方块队没有3个月至半年以上强化训练是难成型的。
只有经历过这种训练和阅兵的人才知道,其中要求是很严格的。
张发奎回忆录有提到,当时请的德国顾问教的,当时还很多人反对,虽然好看,但是因为德军穿皮靴,国军穿草鞋,走不出那个气势…再后来我军起义后也一直沿用改良至今,……反而抗战后期国民党军经美军训练后学了美军的队列动作,变掉了。
军队当中的“正步走”,主要是指队列在行进途中所使用的一种步法,在英语当中的意思也叫“鹅步”,就是说能够像大鹅一样“昂首挺胸阔步走”。
“正步走”的根源实际上是欧洲民间的一种舞蹈,到18世纪中期开始,普鲁士军队首次在阅兵式当中使用了这种步伐。
因为正步走能够刚劲有力的展现出军队的气质,所以普鲁士军队在阅兵中公开使用后,其他国家的军队中纷纷学习这种队列行进的步伐,“正步走”也由此逐渐传播到世界各个国家。
到后来,“正步走”也在各个国家当中得到演变,比如根据人种身材的不同,英国演变出了“英式正步”、苏联演变出了“苏式正步”等等。
而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后,德国同样也沿用了普鲁士时期的“正步走”,并且成为了德国武装力量标准的队列行进步法。
到之后中、德两国展开的军事合作中,“德式正步”也随着德国教官传入到我国。
而在建国时得开国大典阅兵中,我国军队所使用的是“苏式正步”与“英式正步”,海军方队所使用的就是“英式正步”。
但是在开国大典阅兵式之后,我国军队立马就发现了“苏式正步”与“英式正步”并不适合我国军人,并且还提出了三军行进步伐必须要一致、制度必须要统一的观点。
所以,在多方讨论之后,我国军队决定放弃所使用的“苏式正步”与“英式正步”,转而使用由“刘帅”亲自制定的步兵操典。
在“刘帅”亲自制定的步兵操典中,我军正步就是基于“德式正步”为基础模板,并且还参考了一部分“苏式正步”加以改动,最终演变出了符合我国军人特点的“中式正步”并沿用至今。
一个日本军队的山崎大队,拥有多少官兵,为何非常难打?
先来了解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的编制,那时候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叫法是不一样的。当时日本陆军战斗部队的最高编制是师团,指挥官授予中将军衔。师团下辖步兵2个旅团,1个炮兵联队,1个辎重大队等总数约1万多人。人员编制不是固定的,日军某些主力甲级师团的人员可以达到2万人,战斗力相当强悍。师团下一级是旅团,旅团一般下辖2-4个联队,共5000多人,指挥官授予少将军衔。下一级是联队,联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团级部队,指挥官一般是中佐或者大佐。人数在1000人左右,有些主力联队的人数就像中国军队的加强团一样,人数可以达到3000多人。
联队下面就是山崎指挥的大队了,日军大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营,普通大队300-600人,最多可以加强到1000人以上。而300人左右的大队指挥官一般是少佐,600人以上的指挥官军衔则为中佐。大队再下一级是中队,也就是连级部队,人数在100-200人,指挥官为大尉军衔。中队下面还有小队,小队是抗日神剧中日本人最常见的编制,一般是70人,指挥官少尉,中尉都有可能。
山崎大队是小说《亮剑》中的一支非常有名的日本小部队,其原型其实是1940年10月30日进入八路军腹地太行山关家垴附近的日本冈琦大队。历史上的冈琦支队是500多人,小说《亮剑》是根据历史改编而来。只不过将关家垴战斗改成了李家坡战斗,历史上的冈琦大队也改成了山琦大队。500多人是一支满编的日军大队,相当于我国军队的营级部队。
根据《亮剑》小说的描述,八路军主力772团以巨大优势兵力打了8个小时都没能打下来,还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当时小说中对于772团的伤亡是这么描述的,整个山坡下躺满了八路军士兵的尸体,最先参加攻击的主力团都伤亡过半失去攻击能力。后面陈庚旅长不得已,只好将772团换了下来,让打仗鬼点子多的李云龙带着独立团上了。
山崎大队只有区区500多人为何这么难打呢?原因有三点。第一,山崎大队虽然人少,但是当时的日本陆军士兵战斗素质极高,构筑了相当科学的防御攻势,面对八路军的轮翻攻击有条不紊的进行还击。第二,李家坡(关家垴)的地形易守难攻,日军防御阵地高居临下。而且射界开阔,冲锋的八路军没有任何掩体,加之李家坡位于八路军腹地,八路军急功近利猛烈冲锋,导致伤亡惨重。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时的八路军部队大量扩充,作战部队素质下降,且严重缺乏攻坚重火力。要是部队素质高,能够一开始就采用李云龙运用的土工作业靠近日本鬼子阵地,再来个3600枚手榴弹火力覆盖。那么根本不会出现大量部队伤亡的情况,772团也不会打了8小时也打不下来了。还有就是缺乏重火力。小说中这么描述的,旅长为了压制山崎大队的炮火,命令部队炮火覆盖,将炮弹全部打光。结果没打几发,炮声就停了。可以看出当时的八路军是有炮无弹,难以攻坚。这样是炮弹充足,根本不用顶着日军火力冲锋。用日本鬼子常用的炮兵轰完步兵冲的老土战术就可以把李家坡拿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令营特训彭教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令营特训彭教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